Navigation menu
酱香酒的酿造除依靠好山、好水、好气候、好原料,还离不开好工艺,传统的大曲酱香酒酿造对生产季节性和下沙(投粮)的时令性十分讲究,而“重阳下沙”是关键的工艺技术,是状元君酱酒整个生产年度的重要基础环节。
“重阳下沙”作为传统的酿酒工艺之一,与“两九相重,日月并阳,赏秋祭祖”的节令紧密相联。但对于茅台镇的酱酒生产来说,重阳节是酱香白酒酿造的一个重大节日,是酿酒师们开始赋予一颗糯红高粱新生命的一天,也是一瓶酱香酒酿造的开端。
沙是指贵州茅台镇酿酒专用的红高粱。农历9月当地高粱逐渐成熟,因赤水河流域海拔高低的不同,成熟间隔为一个月左右。此种高粱皮薄糯实,红中带褐,只有这种高粱能完成酱香白酒中九蒸九煮这一工艺,巧合的是赤水河河沙的颜色与高粱的颜色相似,因此投料也被称为“下沙”。
自古以来,状元君酱酒生产过程一直是循天时,遵古训,秉承工艺季节性。其生产有别于其他白酒四季投料随时生产的特点,状元君酱酒全年只有两次投料,这种工艺顺应自然规律,也暗含传统文化“道法自然”、“天人共酿”的思想。
下沙流程
①泼水堆积
下沙时先将粉碎后高粱的泼上原料51%-52%的90℃以上的热水(称发粮水),泼水时边泼边拌,使原料吸水均匀。
也可将水分分成两次泼入,每拨一次,翻拌三次。注意防止水的流失,以免原料吸水不足。然后加入5-7%的母糟拌匀。
②蒸粮(蒸生沙)
先在甑蓖上撒上一层稻壳,上甑采用见汽撒料,在1h内完成上甑任务,圆汽后蒸料2-3h,约有70%左右的原料蒸熟,即可出甑,不应过熟。
出甑后再泼上80℃的热水(量水),量水为原料量的12%。
③摊凉
泼水后的生沙,经摊凉、散冷,并适量补充因蒸发而散失的水分。
当品温降低到32℃左右时,加入酒度为30%(V/V)上的尾酒7.5kg(约为下沙投料量的2%左右),拌匀。
④堆集
当生沙料的品温降到32℃左右时,加入大曲粉,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%左右。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,拌和后收堆。
待品温上升到45-50℃时,可用手插入堆内,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时,即可入窖发酵。
⑤入窖发酵
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,并撒上一层薄稻壳,最后用泥封窖4cm左右,发酵30-33天,发酵品温变化在35-48℃之间。
重阳下沙,只是状元君酱酒酿造的序曲,之后还要经历一系列繁复的酿造程序。严格遵从自然之道以及酿造科学规律,工匠技艺与精神的绵延传承,让状元君在至少五年的漫长光阴沉淀中孕育出一滴滴纯粮佳酿。